年会活动策划公司 我们的故事(手机) 关于善达 新闻动态善达知识 我们的服务(手机)
当前位置 :善达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动态 > 活动策划公司:陆宏英:追逐专业公关的梦想

活动策划公司:陆宏英:追逐专业公关的梦想

2013-04-02 23:04:51

    在公关公司几年,当有同事离职时,大家会对新去处感兴趣,如果是去企业做市场公关,很多人觉得这个“槽”跳得值。但如果反方向跳动,从甲方的公共关系部门跳到乙方公关公司却往往不被看好。原因无他,客户就是客户,是付给你服务费的人,乙方很努力很敬业,但往往容易被甲方的意见左右。而我,就是这极少数逆流行进者中的一个。有人也问过我:Wendy做甲方多好啊,怎么跑到乙方来了,我笑笑说,我是一个服务型的人。

  >在甲方结缘公关

  想想当年在企业做公关经理的时候,并不了解这个行业,之前一直做总裁助理,处理CEO的各种访问,接待各类媒体。后来调入市场部时,老板问我的想法,我很不知天高地厚地回答:我还没发现我做不好的工作。真是年少卿狂,于是走马上任。

  那种忙碌现在还记忆犹新。前两天在MSN碰到一个多年没见的记者。他看到我就笑:“我们一起出过差,你最大的特点就是丢东西”。是的,初次独自带媒体出差广州,初次全权负责新闻发布会,那种忙乱与手足无措,让随行的记者贻笑大方了。一个公关新人开始她的公关事业征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感谢一下宣亚公关的谢良君先生,(文章来自活动策划公司上海公关公司),作为当时我们的公关服务商,我从与他们的合作上开始了解公关公司,也不断学到许多公共关系的最基础知识。

  当时市场公关部的工作强度很大,只有每季度的大型活动传播项目可以找服务商来策划执行,而小型的新闻发布会、日常媒体访问、维护,公司信息的对外发布,都压在我一个人身上,所有的业绩都由CEO直接检验。当年4月份,开完广交会,我们公司作为赞助商获得了在世界经济论坛中国年会上举办一场新闻发布的机会。于是,我一边与达沃斯工作人员协调场地及参会人员事宜,一边邀请媒体。从中英文稿件撰写到国内外媒体邀请,再到与现场制作供应商的沟通,嗓子都哑得说不出话来了。五一长假倒在病床上躺了7天。

  这样忙碌半年之后,才逐步适应,按部就班。日常工作能够很清楚分类,分好优先级,每天早晚检查工作安排,以免疏漏。日常工作基本包括:媒体的访问、接待,公司业务模式的学习,以及把内部资料消化整理成系统对外传播的材料,并配合销售与业务部门开展推广活动。一步一步地把媒体关系处理得不错,每次主动传播的效果及在媒体上的反响都能让老板满意,内部沟通与外部协调基本到达一个平衡。

  但这种状况过了一年多之后,当互联网泡沫散去,仅仅追求在媒体上频繁的曝光,做大量超前概念,也许会在某个阶段吸引了投资者,吸引了行业关注,但是这样是否真正能够抓住互联网应用所带来的利润和实际效应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困扰着我,我开始思考,公关是什么?公关只是找服务商发发稿?在媒体上不时发出些声音?抑或把活动做得热闹吗?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究竟要以什么为核心?

  我一直在疑惑我做的这些事情的意义。我的公关工作给品牌带来了什么提升?品牌应该怎么去做? 虽然非常忙碌,但总觉得没有深入领会到品牌的内涵。疯狂烧钱的浮燥也停留在心里,总也挥不去。我也总觉得,我所处的领域业务品牌传播空间非常窄,而行业里更多的、更大的挑战正在吸引着我。

    >在乙方追逐梦想

  机缘巧合。3年前,我现在的老板和我聊起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公关小故事。他的一句话令我很震撼:“做公关就是做人,如果你能做好公关,那将是一个精彩的人生”。于是,我去了公关公司,进行一次角色转换。我觉得这是一个能够真正深入做公关的地方,能把公共关系与传播当成一门学问和专业。我想在这里追逐我的公关事业。

  应该说,这个转折是顺利的。我与客户的近两年合作,积累了我在另外一些领域的专业知识与媒体资源,与媒体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对策划撰稿也逐渐熟悉。尽管新角色需要从媒介、撰稿、策划到给客户讲方案的全程参与,但幸运的是,这一切进展得很顺利,我的团队服务于一个非常懂公关的客户,非常尊重我们团队的意见,并能在交流中提出更有见地的想法。

  但我所要面对的不仅只是这样的懂公关的客户。有些客户常常质问,为什么昨天那篇报道发得那么小?为什么不能发在首页?为什么那家媒体出不来?为什么稿子要改而不能原文发?也会有客户把公关当作广告,常常把公关与销售额直接关联……于是,需要很专业的、很耐心的解释公关是什么。在这些沟通中,应该说大部分是成功的,但也难免碰上少数很难缠的客户。当你告诉他,这个不是公关的目的,不是公关可以做到,客户会把你的解释当成推诿,非常让人沮丧。在和这些客户的交流中,客户的“甲方”意识很强,常常有许多要求,甚至把自己份内工作交给公关公司做。遇到这种情况,总有一个阶段会出现心理落差。从被服务到服务,感触颇多,原来做服务商的累,不全是体力或脑力的累,还有遭遇鸿沟与隔阂时,项目不能顺利进展的心理之累。

随机案例推荐